一、非典
非典即非典型肺炎,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呼吸道疾病,其病原體是變異冠狀病毒。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稱為“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”(簡稱SARS)。
[一]、非典的臨床表現
患者起病急,以發熱為首發癥狀,體溫一般高于38攝氏度,偶有畏寒;可伴有頭痛、關節酸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、輕微腹瀉; 伴有咳嗽(多為干咳、少痰)、胸悶等癥狀,嚴重者出現呼吸加速、氣促或明顯呼吸窘迫等癥狀。
[二]、非典的傳播途徑
1.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。 2.接觸沾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、用具等,經口、鼻傳播。 3.直接接觸患者造成傳播。
[三]、非典的預防措施
1.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,勤洗手,不要共用毛巾、牙刷等用品。 2.室內經常通風換氣,保持生活和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;搞好環境衛生,勤曬衣服和被褥等。 3.經常到戶外活動,呼吸新鮮空氣,增強體質。 4.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接觸時,須戴口罩。
二、艾滋病
艾滋病的英文縮寫為 AIDS, 是?扇死嗝庖呷畢薟《?(即HIV)引起的一種致命性慢性傳染病。
[一]、艾滋病的臨床表現
艾滋病的潛伏期為2 ―10年,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。 1.低熱、淋巴結腫大: 淋巴結腫大多發生在大腿根、腋窩和脖子兩側等處,無觸痛。 2.體質下降: 常表現為容易感冒、容易疲勞、食欲不振、腹瀉、體重下降等。 3.神經系統癥狀:主要表現為頭暈、頭痛等。 4.各種病原體導致的繼發性感染: 可表現為肺炎、食管炎、食管潰瘍、胃腸炎等。 5.腫瘤:如卡氏肉瘤、淋巴瘤等。
[二]、艾滋病的傳播途徑
1.同HIV感染者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。 2.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,包括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,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、針灸針、牙科器具等。 3.被HIV感染的母親傳染給胎兒或者新生兒。 溫情提醒: 艾滋病不會通過日常活動傳播。也就是說,淺吻、握手、擁抱、共餐、共用辦公用品、共用廁所、共用游泳池、共用電話、打噴嚏、蚊蟲叮咬、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均不會感染艾滋病。
[三]、艾滋病的預防措施
預防艾滋病主要靠杜絕各種可能的傳播途徑,如切實防止與??染源的性接觸,潔身自好,避免性亂交;嚴禁毒品注射;加強個人衛生;嚴格管制血制品。其中避免性亂交是最重要的。使用安全套有很好的預防效果。
三、禽流感
人患上禽流感后,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。 早期癥狀與其他流感非常相似,主要表現為發熱、流涕、鼻塞、咳嗽、咽痛、頭痛、全身不適。部分患者可有惡心、腹瀉、腹痛、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。體溫多持續在39攝氏度以上。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,則預后差,可致多臟器功能衰竭,病死率高。
[一]、人患禽流感的臨床表現
人患上禽流感后,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。 早期癥狀與其他流感非常相似,主要表現為發熱、流涕、鼻塞、咳嗽、咽痛、頭痛、全身不適。部分患者可有惡心、腹瀉、腹痛、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。體溫多持續在39攝氏度以上。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,則預后差,可致多臟器功能衰竭,病死率高。
[二]、人患禽流感的傳播途徑
1.接觸病(死)雞、鴨等禽類及其排泄物與分泌物。 2.吸入病禽咳嗽或鳴叫時噴射出的帶有H5N1病毒的飛沫。 3.吃了病禽制品或被病禽污染的肉制品等食物。
[三]、如何預防禽流感
? ?普通人群
1.避免接觸病(死)雞、鴨等禽類。 2.避免與禽流感患者接觸。 3.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雞、鴨等禽類食品。 4.不隨意進出疫區。 5.勤洗手,特別是接觸禽類后更要及時洗手。 6.發現有疑似流感癥狀要及時就診。
??、飼養人員
1.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工作時要穿上工作服,最好戴上口罩。 2.減少人體直接接觸家禽的機會,工作服要經常清洗、消毒。 3.接觸污物后要洗手,處理雞場糞污時應戴手套。 4.發生疫情時要盡量減少?肭堇嗟慕喲ィ?接觸禽類應戴上手套和口罩,穿上防護衣等。
四、霍亂
霍亂具有很強的傳?拘裕?被稱為烈性腸道傳染病。 |
 |
|
[一]、霍亂的臨床表現 |
1.腹瀉及嘔吐:霍亂發病多以急劇腹瀉開始。多數腹瀉不伴有腹痛,這與一般的胃腸炎有很大不同;另外,霍亂患者不發熱,這與患痢疾也很不相同。霍亂患者的排便次數通常不是很多,但排泄量大。開始時大便為稀便,繼而呈淘米水樣或無色透明水樣,無明顯的糞臭味。嘔吐一般在嚴重腹瀉后出現,常無明顯的惡心感。 2.脫水及電解質紊亂:頻繁的腹瀉、嘔吐之后,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脫水表現。起初患者只感到口渴,眼窩稍凹陷,口唇稍干,繼而可有聲音嘶啞、口唇干燥、皮膚皺縮、指紋皺癟(故霍亂又稱“癟螺痧”)、尿量減少、體溫下降、脈搏變弱變快、血壓下降等癥狀,如不及時搶救,往往危及生命。 |
|
[二]、霍亂的傳播途徑
霍亂是一種典型的“糞 ―口”傳播性傳染病。霍亂患者的糞便中含有霍亂弧菌,糞便可污染水源和食物。人喝了被污染的水或吃了被污染的食物,1 ―2天(最快的幾個小時)后便會發病。
[三]、霍亂的預防措施
只要能把住“病從口入”這一關,霍亂是完全可以預防的。 1.注意飲食衛生,不喝生水,食物要煮熟或洗凈,不吃生或半生的水產品。 2.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,飯前便后要洗手。 3.自己或親屬出現疑似霍亂的癥狀時,要及早就醫。
五、豬鏈球菌病
豬鏈球菌病是?芍砹辭蚓?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,其中豬鏈球菌2型引起的人畜疾病最為嚴重。人主要通過手、腳等處皮膚傷口感染病菌而發病,嚴重者會導致死亡。
[一]、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的臨床表現
人感染豬鏈球菌病,會出現畏寒、高熱、頭痛、嘔吐和皮膚有出血點、淤點、淤斑等癥狀。
[二]、傳播途徑與預防辦法
人在宰殺、切割、清洗、銷售病(死)豬時容易感染豬鏈球菌病,尤其是手部有傷口的人員,會通過傷口感染豬鏈球菌而發病。 預防感染豬鏈球菌病的主要辦法是: 1.病(死)豬應就地深埋或焚燒,禁止拋入河、溝、水塘等水體內。 2.購買經過正規屠宰檢驗程序的豬肉,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豬肉,特別是病豬、死豬肉。
六、登革熱
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經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。
[一]、登革熱的臨床表現
登革熱患者起病急,高熱,全身肌肉、骨骼及關節疼痛,極度疲乏,部分患者可有皮疹、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。
[二]、登革熱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
登革熱經蚊子傳播,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蚊子孳生的季節和熱帶、亞熱帶蚊子較多的地區,如東南亞、南亞、西太平洋等地區。
登革熱的預防重點在于防蚊和滅蚊,少去或不去登革熱多發地區。
七、炭疽 |
 |
炭疽是一種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。
[一]、炭疽的臨床表現
炭疽分3種類型,其中皮膚炭疽占炭疽總數的95%。皮膚炭疽的臨床表現為: 皮膚感染了炭疽桿菌后,快則12個小時慢則5天,就會出現不適癥狀。患者感覺發熱、頭痛、四肢酸痛,并在細菌入侵部位出現紅色稍腫的小突起,感覺有些癢。1 ―2天內突起越來越大,皮膚越來越紅,在突起周圍出現一圈小水皰。隨后水皰破潰,中央潰爛,形成一個大潰瘍。潰瘍底部是一個厚的皮革樣的黑色痂皮。炭疽的最大特點是,雖然皮膚破損明顯,但并不感到疼痛。一般2 ―3周后,痂皮脫落形成疤痕。感染皮膚炭疽后患者要及時治療,避免病菌進入體內器官而導致死亡。 |
[二]、炭疽的傳播途徑
牛、羊、豬、馬、驢、騾等草食動物是炭疽的主要傳染源。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兩種: 1.接觸傳播:人接觸了患病動物的皮、毛等,炭疽桿菌可經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而使人感染疾病。 2.呼吸道傳播:人吸入了炭疽桿菌的芽孢后可患肺炭疽。
[三]、炭疽的預防措施
1.隔離患者及病(死)畜。患者應該隔離至創口愈合、痂皮脫落、癥狀消失。病(死)畜應焚毀或深埋,坑內應撒漂白粉或生石灰。 2.嚴禁剝食或販賣炭疽病畜的肉和皮毛。 3.可能感染炭疽病的畜牧業、屠宰業、畜產品采購加工業等從業人員應接種疫苗。 |